農傳媒
汛期間的颱風、豪雨每每造成農業重大損失,但過去農委會核發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協助農民復耕,救助面積須扣除農路、水塘等非現金救助項目者,農委會考量農路、水塘等雖非種植作物面積,但確實屬生產必要設施,今(29)日修正完成「農產業天然災害救助作業要點」,即日起救助面積可加計農路、水塘,但面積不得超過坐落土地40%。
國際運輸發達,近年常有國人透過跨境電商購買輸入自用物品,或是入境旅客攜帶未食用完畢水果等檢疫物,因輕忽未申請檢疫而受罰;考量情節輕微,基於比例原則,農委會防檢局依據《植物防疫檢疫法》授權訂定「減免處罰標準」,貨物及旅客少量違規輸入植物檢疫物可減輕處罰,最高減輕3分之2。
在氣候變遷下「短延時強降雨」事件愈來愈頻繁,可能讓圳路堵塞致災風險陡增,農委會農田水利署除了利用歲末斷水期與期作間空檔定期清淤,今年成立「圳路清淤通報網」及免付費通報專線,透過民眾自主通報,通報立案後可在3至7天排除堵塞,提升清淤效率確保圳路暢通,強化農業韌性。
電影《阿凡達:水之道》中有一幕說道:「海洋環繞著你,也在你體內」、「出生前、死亡後,海洋都是你的歸宿」傳遞了海洋與人類密不可分的關係,四面環海的臺灣是否也有發人深省的海洋故事呢?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歷史語言研究所陳國棟研究員,他是熟知「水之道」的一員……
想像一個世界如果沒有啤酒、威士忌、伏特加或琴酒,會是什麼樣子?那可不成!而少了大麥,這些酒都不會存在。這可沒有誇大其詞。所有穀物之中,大麥特別適合發酵,甚至有助於其他穀物發酵──因此可以用最不可能的原料來釀酒。
雲林耕是我國重要農業縣市,農業產值長年蟬聯臺灣第一。為培植青農接力,雲林縣政府成立「雲林農村青年產業發展加值輔導計畫」,由中衛發展中心執行輔導,遴選出20家「雲鮮農」品牌代表,透過全方位升級輔導,媒合青農介接中央資源、建立穩定農產品牌,提高雲林青農競爭力與價值。
影音專區
鄉間小路
上山下海、遊走溪流及湖泊都能見到蝦的蹤影,好想知道一整天不斷舞動蝦腳的牠們,究竟還有哪些蝦事可以細細探究。原來有些蝦也像螃蟹一樣演化出大螯,閉合時的威力甚至可以比擬空氣砲?而我們時常害怕蝦蟹膽固醇超標,但其實蝦的膽固醇含量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從觀賞到食用,一起以不同面向來聊點關於蝦,你我可能不知道的事。
藍色水精靈,還你草蝦本色
你看過藍色的草蝦嗎?牠們喜歡棲息在水底,也愛迎著水流沖浪;牠們要經過無數次的脫殼才能慢慢長大;牠們很敏感,一緊張就會四處亂跳,跳上水面像俯衝而下的戰鬥機;牠們還愛大欺小,食物不夠的時候,同伴也是營養來源……沒想到餐桌以外的草蝦這麼有個性,集纖細與霸氣於一身。
大廚不藏私,手把手教你如何料理蝦
春天是吃蝦的好季節,無論是大家熟知的草蝦、白蝦,還有容易傻傻分不清的櫻花蝦,在經驗老道的板橋凱撒大飯店家宴中餐廳主廚蘇祐荃手中,都能變化出令人食指大動的佳餚,展現豐美馥郁海味。他更不藏私分享處理蝦的小撇步,詳細步驟圖手把手教學,讓來自海洋的曼妙滋味躍然於家中。
馬祖蝦皮風雲錄,消失的蝦滋味
走入年貨大街的南北貨攤、傳統漁港或市場,在玲瑯滿目的滿滿乾貨中,總能見到表皮薄透、呈淡黃色、綴有兩個黑亮小眼的小毛蝦。沒有飽滿的蝦肉,存在感有些稀薄,這種毛蝦被稱為「蝦皮」。現在市面上看得到的臺灣蝦皮大多來自澎湖或屏東東港,不過你可知道,就在幾十年前,位於臺灣西北方的馬祖列嶼,才是輸出這群小蝦的大本營。鼎盛時期的馬祖曾有年產百萬公斤的亮眼成績,成功打入日本、香港市場,是1950、60年代臺灣的蝦皮重要產地。
【異鄉人的療癒餐桌】最簡單的白飯最難得
小時候明明每天吃飯,但對碗裡的米飯一點都不上心。直到某次節食減肥多日,吃了一盒排骨便當,或許是太久沒吃,才終於認識到米飯的好味道。米飯立體又軟Q的口感,可以用筷子夾起來的剛好黏度,再搭配排骨完美平衡的鹹度,那一瞬間我從不識食物滋味、吃飯時如坐針氈只想快點下桌去玩的屁孩,變成愛上食物、每天只期待吃飯的大人。
【文明野味】蘑菇與魔法
「洗舊」與「抓破」是牛仔褲產業很重要的技術,我不時在網上看到牛仔褲廣告,某些潮牌時尚講究產品破爛的程度,有些牛仔褲看起來彷彿曾慘遭怪獸攻擊,或在坎坷路面上拖行萬里(無誇飾)。有時候你不禁思考,為什麼日子過得比遠古時期舒適的現代人,如此講究歷經風霜的氣質。
豐年雜誌
為讓寵物草的生產更省工及更有效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簡稱畜試所)繼培育出寵物專用的牧草後,再開發「寵物級牧草禾豆混植生產模式」,提升國產牧草的精緻度。此模式除讓牧草營養均衡及高效生產,並能控制雜草生長達到省工目的,更能減用肥料維持地力。
臺灣民間的珍貴藥材:臺灣金線連 林下經濟作物栽培管理及其效益評估
農委會林務局自2019年4月施行林業多元輔導方案、推動林下經濟,已陸續開放段木香菇、木耳、森林蜂產品、臺灣金線連、臺灣山茶、天仙果與馬藍等品項,作為林農可於森林區域生產的產品,在維繫森林生態與森林覆蓋的前提下,已創造出活絡山村社區及原住民部落周邊綠色產業的效益。林試所於本篇提供臺灣金線連在林下種植的栽培管理方式與效益評估。
《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系列二》調節實作以抗高溫、水分及其他逆境(下)
因應氣候變遷對農業的衝擊及可能影響糧食安全,進而需要科學化農業實作管理,內含涉及氣候-作物-土壤-肥料的交互關係,〈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一文擬於《豐年》雜誌分別用3篇文章進行說明,包含第一篇〈農業實作的誤解觀念及做法〉、第二篇〈調節實作以抗高溫、水分及其它逆境〉、第三篇〈提升土壤有機碳的田間實作方式〉。本篇為第二篇〈調節實作以抗高溫、水分及其它逆境〉的下篇,上及中篇提到土壤有機質及適當灌溉提高土壤保水力及抗旱的機制及實證,此下篇先談三個盲目灌溉實例,再談如何提高灌溉的經濟效益。
天上星星在人間 印加果小農榨油摘金
誕生於南美洲的印加果,身懷耐旱、少病蟲害的特性,近年來在臺灣中南部遍地開花。因外形狀似星星、種子富含抗發炎的Omega-3,又被喚作「星星果」、「樹上魚油」,而投入印加果有機栽培的臺南青農陳憲弘,委託生技公司製作冷壓印加果油,參加2022年法國農產品加值協會(AVPA)國際油品競賽,一舉榮獲金牌。這份獎章不僅讓他堅定有機農法的初衷,也讓更多人看見臺灣農產品的光芒。
抗病蟲害與逆境 風味獨特產量豐 臺東原生山茶 臺茶24號-山蘊
巍峨海岸山脈的都蘭山,俯視著滔滔流水的卑南大溪,遠眺著前方棋盤式方格狀的村落,那一片田園正是鹿野鄉的龍田村,也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簡稱茶改場)臺東分場的所在地,在場區間一處四周圍繞著雜木林的茶園,生長著綠意盎然原生茶樹,這裡是臺茶24號的孕育地,也是該品種自原生地引種後定植的地方。
都市林生態服務與調適管理 營造更高韌性的生態城市
2050臺灣城鄉發展的四項目標包括幸福友善城市、永續韌性城市、智慧智慧城市與再生綠色城市,為達成幸福、永續、智慧與再生目標,都市林綠色基礎建設扮演重要角色。依聯合國估計,2050年全球將有70%的人口是居住在都市,相關在都市的產業活動,將使得都市的熱島效應問題更加嚴重。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自然災害挑戰,社會大眾及科學界對相關議題的重視日益增加,過去因氣候變遷引起的災害,習慣以「減災」、「擋災」手法處理環境變遷災害,忽視都市生態系的調節力。健康都市綠資源生態系,可發展對整體環境的「調適」、「自我復原與容納」、「自我維持」等多元能力,都市林的建構與規畫好壞,是否具有足夠的調適性,已成為現今都市發展的重點工作。如何發揮都市林生態系服務價值與調適力,有賴韌性都市林管理,包含具調適功能的韌性都市林管理規畫是否完善,以及樹木的維養護技術與維養護人員的職能訓練,將影響其防災與調適功能發揮、都市林健康與生態服務價值。
農藝
電影《阿凡達:水之道》中有一幕說道:「海洋環繞著你,也在你體內」、「出生前、死亡後,海洋都是你的歸宿」傳遞了海洋與人類密不可分的關係,四面環海的臺灣是否也有發人深省的海洋故事呢?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歷史語言研究所陳國棟研究員,他是熟知「水之道」的一員……
醉人植物》大麥——啤酒、威士忌的靈魂由此降肉
想像一個世界如果沒有啤酒、威士忌、伏特加或琴酒,會是什麼樣子?那可不成!而少了大麥,這些酒都不會存在。這可沒有誇大其詞。所有穀物之中,大麥特別適合發酵,甚至有助於其他穀物發酵──因此可以用最不可能的原料來釀酒。
【集市散策】南竿有嘉魚,獅子市場有鮮蔬──颯爽結實的馬祖風土/番紅花
連續三個清晨在獅子市場裡裡外外晃,不僅晃,我還買,整個市場賣蔬菜賣乾貨賣新鮮魚貝賣大腸麵線賣繼光餅的大哥大姊奶奶杯杯們,全都知道我了。畢竟南竿島上實際居住人口僅四千多,誰都認得誰,外地人一走進獅子市場立馬被認出來……
甜不辣、阿給之名暗含文化交流!舌尖上的魚漿家族變奏曲
「魚漿」常見於生活中,在臺灣被用於製作各式美食小吃,但教育部辭典卻沒有收錄「魚漿」一詞,究竟「魚漿」一詞從何而來,又如何藉由人類的巧手被製成一道道料理,經過哪些演變才成為現今應用廣泛的魚漿家族?本文節錄自《一午二紅沙,三鯧四馬鮫:台灣海產的身世》,將帶你一同認識魚漿的百變面貌。
臺灣賞櫻何時開始?櫻花能作行道樹嗎?阿里山百年老櫻樹見證歷史
臺灣自日治時期開始,因阿里山森林的開發契機,陸續展開櫻花種植計畫。而今,也保留數棵珍貴百年老櫻花,可以說是臺灣重要歷史自然資產。然而,阿里山的百年染井吉野櫻,近年飽受簇葉病害侵襲,瀕臨枯死危機。所謂櫻花簇葉病,為染井吉野櫻常見的病害,藉由空氣傳播感染,不僅影響開花、枝條變形,嚴重時甚至枯死。
牛肉、味噌、高麗菜,有什麼稀奇?17世紀臺灣人的食材,就是這麼的樸實無華,且枯燥
挖掘17世紀臺灣海上飲食史!後來稱為被安平的大員港,常常讓那些從非常遠的地方開航前來,或是短暫歇息於此地的荷蘭船隻停泊。途經此港的,當然也有在臺海兩岸航行,或者是巡遊東南亞各港的唐人商船。荷蘭風味、日本出口、東南亞的香料還有臺灣的雞豬肉等食材在大員相遇,混雜出我們尚未透徹明白的時代風情。如何料理,還請您揮灑豐沛的想像力……